重点实验室

陈祖煜院士和王恭先研究员受聘为我院兼职教授

2011/08/20

2011年8月20日,我校周绪红校长聘任陈祖煜院士和王恭先研究员为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兼职教授,并亲自颁发聘书。副校长陈发虎、西部环境院院长孟兴民出席了该聘任仪式。

陈祖煜院士简介

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1943年2月生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学习,师从著名水力学家摩根斯坦,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1月,陈祖煜院士当选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主席(亚洲区主席),任期为5年,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界首次在该国际学会担任核心领导职务的学者。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关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黄文熙讲座撰稿人等国内岩土届的最高荣誉。曾任三峡、小浪底、长江干堤加固等工程的安全鉴定、验收和咨询专家。并成为汶川地震专家组成员。

王恭先研究员简介

王恭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专家,铁道部部级专家。现任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滑坡防治专家组组长。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滑坡研究室主任、副院长。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事业50年,长期从事滑坡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是该专业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滑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滑动机制、滑坡边界条件判定、复杂滑坡的平剖面条块分析、滑坡的预报理论与方法,滑坡的防治原则和防滑措施的综合应用、新型抗滑结构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诸多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和见解。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力学有机结合,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滑坡防治学科理论。20世纪70年代主编的《滑坡防治》一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学科的空白,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和参与的“滑坡的规律与防治”(1982)和“西北地区大型化魄监测预报”(1996)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2006年同郑颖人、陈祖煜两位院士合著《边坡与滑坡工程防治》,另外还主笔和主持了《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滑坡防治100例》《滑坡防治技术指南》等有价值的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翻译国内外滑坡专著5部,1991年被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

1986年至2003年担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协咨询中心滑坡防治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报》编委、《滑坡文集》编委会主任。

陈祖煜院士简介

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1943年2月生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学习,师从著名水力学家摩根斯坦,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1月,陈祖煜院士当选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主席(亚洲区主席),任期为5年,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界首次在该国际学会担任核心领导职务的学者。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关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黄文熙讲座撰稿人等国内岩土届的最高荣誉。曾任三峡、小浪底、长江干堤加固等工程的安全鉴定、验收和咨询专家。并成为汶川地震专家组成员。

王恭先研究员简介

王恭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专家,铁道部部级专家。现任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滑坡防治专家组组长。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滑坡研究室主任、副院长。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事业50年,长期从事滑坡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是该专业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滑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滑动机制、滑坡边界条件判定、复杂滑坡的平剖面条块分析、滑坡的预报理论与方法,滑坡的防治原则和防滑措施的综合应用、新型抗滑结构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诸多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和见解。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力学有机结合,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滑坡防治学科理论。20世纪70年代主编的《滑坡防治》一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学科的空白,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和参与的“滑坡的规律与防治”(1982)和“西北地区大型化魄监测预报”(1996)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2006年同郑颖人、陈祖煜两位院士合著《边坡与滑坡工程防治》,另外还主笔和主持了《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滑坡防治100例》《滑坡防治技术指南》等有价值的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翻译国内外滑坡专著5部,1991年被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

1986年至2003年担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协咨询中心滑坡防治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报》编委、《滑坡文集》编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