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第二次青藏科考古地理与构造地貌科考小分队队员日记

2020/10/30

“青藏高原是一本读不完的天书”,天气渐冷,我们却并没有停止科研前进的步伐。经过一周的充分的前期准备,2020103日,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聂军胜教授团队成员组成的小分队一行从兰州出发,开始了为期18天的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又一次“读书之旅”。本次野外考察是在青海省东南部地区尖扎县范围内。着重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记录的晚中新世季风降水在轨道尺度和构造尺度的演化规律。让我们一起跟随科考队员的日记,感受青藏科考的无限魅力吧!

1 本次科考路线图

当头棒喝

103号,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科考队一行简单用餐后便驱车前往本次科考的目的地——尖扎。抵达后顾不上休整,便出发去了将要伴随我们半个多月的剖面。在确定了即将开展工作的采样地点后,大家便提前返回县城吃饭、检查整理第二天的工具、展开讨论与分工,随后便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野外工作养精蓄锐。

第二天一早,大家鼓足精神,准备在剖面上大干一场。信心满满的到来却面临当头棒喝,无论从照片还是描述,都不能感受到剖面的真实模样,真正到了剖面上才能感觉到它的陡峭与险峻,不足百米高的剖面,却像是一道天堑横亘在你的面前,只能望“顶”兴叹,尤其是新队员们,原以为的野外调查就是旅旅游,拍拍照,看看秀美的景色,而真正到了以后才发现探索的不易与凶险,山坡上随时会有砂石滚落,大风刮过,虽然早已用头巾护住了口鼻,风沙还是不停往嘴里,鼻子里,耳朵里直灌,呼吸中带着沙土味,说话牙齿都有了磨砂感,没有小路,没有立脚点,有的只是砂石与用好奇目光打量队员的鼠兔,让人不禁觉得,或许只有山羊才能在之上穿梭。

2 采样剖面

重振旗鼓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搀扶,有野外经验的“老人”保护没有经验的“新人”,铁锹。锄头开路,出露不好?挖!没着力点?铲!硬生生挖出来一个个“平面”,铲出来一层层“台阶”,抠着山壁,拽着草根,腿打着哆嗦也要完成科考任务,上不去的地方,后面的人就是前面人的支柱与踩脚点,前面的人就是后面人的扶手和攀爬点,信任让队员们彼此把安全托付,短短的不足百米的山坡,每次爬到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的事了。

在剖面顶大家回首望去,都不敢相信真的爬了上来,爬的时候黄沙漫天,现在望去却是应了毛主席的“风景这边独好”

3 齐心协力!                      4 拨云见日

计日程功

稍作休息之后大家便开始了样品采集工作,大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安排了不同的工作项目,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项目,力气大有耐心的队员负责刨坑,稳重周密的队员负责画线,认真仔细的队员负责采集样品,脚踩得稳的队员负责测量,严谨细心的队员负责记录,所有的工序在有条不紊中进行,大家一边修出剖面一边采样。一天的功夫,已是硕果累累。

在剖面上,早上与下午感觉到的风向是不一样的。白天,山坡像是一个“吸热炉”,吸收较多的太阳光热,导致山坡处温度高。于是山坡处受热膨胀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底。山坡处由于热气团离开后形成低压区,谷底的空气就沿山坡源源不断地向山顶补充。像这类从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叫谷风。到了夜间,则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环形气流。山坡就像是一台“冷却器”,散热较快,温度降低不少。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着山坡下滑,源源不断地补充谷底的空气。像这样从山坡吹向山谷的风为山风。简单的原理,却带来了如此大的差异,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5 埋头苦干的科考队员

随着太阳的落山,样品一袋袋的增加,一天的野外科考就结束了,科考队员们也开始了下山之旅,自古以来“上山容易下山难”,本就耗尽力气的下山的科考队员们手中多了装好的样品也更难下山,轮着下山,沿着剖面下一点站一个人,从最上面的人把样品一袋袋的传递下来,一次完整的传递过后,上面的人再依次下来继续接力,最上面的人到了最下面,最下面的反而成了最上面,样品却一步步的有条不紊的传接了下来,装车,休息,在回驻扎点的路上,满载而归的队员们格外的安静,原来是都已经伴随着车辆一下一下的颠簸或是靠在窗上,靠枕上,或是靠在同伴的肩膀上睡着了。

67满满的样品和日常午餐

完美收官

接下来的几天,偶然的阴天,会冻得大家瑟瑟发抖,偶然的刮风,会风沙漫天。总的来说天气尚好,一直没有下雨,这更有助于我们加紧开展工作。

风巾遮不住飞入口鼻的沙子,艰苦的环境遮不住大家的干劲。从最早的生疏到后来的有条理性,样品也不断丰富,经过半个多月的不间断工作,我们在剖面的时间也迎来了倒计时。此时山坡坡底已经与来时有了些许不同,在山坡上的作业使得不少沙土滚落,积攒之下竟然悄无声息地将坡地很长一段覆盖了,此时下山之路到这里已经容易很多,大家只需要小心平衡,一路“滑沙”而行便能将样品运送下来,东西总是积少成多,不知不觉间各类样品也采集了28麻袋,总共约640kg。最后一次离开剖面,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舍战斗过近二十天的地方,剖面再一次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有趣的人们留下来的有趣的故事回荡在山坡中。一夜的修整过后,科考分队队员们打包行李、办理样品寄运,踏上了返回的路,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家每天爬剖面不光极好地锻炼了身体,在野外大家互帮互助,更是增进了友谊。但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此次科考的收获,后续的室内实验与分析,也都会提上日程,接下来的工作地点将由剖面转为实验室,将从野外样品的采集转化为实际数据与成果呈现。也希望第二次青藏科考古地理与构造地貌科考分队能再获重要突破进展。

8 考察队在尖扎剖面

一次的野外考察与科考结束了,但是没停下的是众人对于青藏高原这片广阔天地的探索与追求,一段剖面爬完了,但是在青藏科考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我们来走,来爬,我们,在路上!

撰稿:李茆潼 王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