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李新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2017/05/08

 

5月4日,应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勾晓华主任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李新研究员在祁连堂502报告厅作了题为“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HiWATER)”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主任勾晓华主持。

李老师从HiWATER发起的背景与目标讲起,指出HiWATER是一个从多尺度、多要素、多学科交叉角度设计的“星-机-地”一体化的综合科学观测试验,将突破传统以点代面方法的局限,提升流域水文、生态、微气象等过程的观测能力。李老师详细讲解了HiWATER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实验方案设计、观测的亮点,其中既有复杂的公式推演,也有生动的案例展示。李老师指出,在新数据支撑下,在流域水循环封闭性、尺度转换方法和遥感真实性检验等前沿问题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并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国内外知名科学家认为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水文和微气象试验之一”和“world-class(世界级)的观测”,是与美国关键带观测、丹麦水文观测系统、澳大利亚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并列的观测之一。最后,李新研究员介绍了HiWATER试验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李新老师还就观测数据的空间代表性、尺度转化方法、HiWATER数据使用等问题和与会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使得大家受益匪浅。

报告人简介:

李新,博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冰冻圈信息系统与遥感、陆面数据同化、内陆河流域综合观测和集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绩,包括发展了我国第一个大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及高分辨率的流域尺度陆面水文数据同化系统,组织实施了“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和“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已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SCI收录140多篇),论文总引用8700多次。担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能水交换项目(WCRP/GEWEX)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干旱区水与发展全球信息网络(UNESCO IHP G-WADI)亚洲区秘书长、GEWEX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雪冰冻土学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