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校庆特邀-9月19日张俊杰博士学术报告通知

2019/09/18

应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胜利副教授和赵晖研究员邀请,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张俊杰博士于2019年9月17-22日来我校访问交流,并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 告 人:张俊杰 博士

报告题目:光释光的单颗粒测年技术及应用

报告时间: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上午10:00-11:30

报告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祁连堂502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张俊杰,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是释光年代学及其应用。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于2018年获得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学位。近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光释光测年方法学探索、石英光释光灵敏度的气候指示、方解石的热释光定年等。

报告内容简介

光释光测年技术(OSL)在第四纪沉积物的定年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光释光测年测定矿物颗粒(石英、钾长石)经历最后一次曝光后被埋藏到现在的时间间隔。在一些沉积物,如风成的黄土中,矿物在沉积前经历的曝光是完全的;而在一些沉积物,如河流、湖泊、海啸、地震沉积物中,曝光很可能是不完全的。常规的光释光测年方法使用的测片有成百上千个矿物颗粒。对于曝光不完全的样品,每个测片上必然同时有曝光完全和不完全的颗粒,测年结果可能出现较大年龄误差。新发展的单颗粒测年技术,可以对单个的矿物颗粒做测试。在测得上百个单颗粒的年龄后,通过最小年龄模型得到完全曝光的那部分颗粒的年龄,从而知道上一次曝光事件发生的时间。因此,大大拓展了光释光测年的应用范围。

本报告介绍光释光单颗粒测年技术和多种最小年龄模型的原理,以及结合numOSL程序对单颗粒测年数据的处理。同时介绍一些单颗粒测年的应用实例。

资源环境学院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