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前沿学术报告-2014-9期

2014/06/13

应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教授和夏敦胜教授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刘秀铭教授和毛学刚博士来我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报告人:刘秀铭教授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浓度驱动了全球变暖?

报告人:毛学刚博士

报告题目:游动的小磁针

报告时间: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下午15:00

报告地点:祁连堂(新文科楼)502

报告人简介

刘秀铭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磁学和黄土地层与古气候研究。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随后留校任助教。1983年入读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师从刘东生研究员开始黄土磁学研究。1986转为中科院地质所和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大学(ETH-ZURICH)联合培养博士生;主持中科院黄土高原古气候钻孔项目,随后赴瑞士苏黎士(1988-1999)进行实验室研究。199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Fellowship奖,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磁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继续从事中国黄土与古气候的研究,曾经作为英国学者代表利物浦大学,参加英国-德国学者交换项目,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地质系,协助德方建立古地磁和环境磁学实验室(1991);也曾作为客座研究员(guest scientist)前往德国基尔(Kiel)大学地质系,参加德国GEOMAR格陵兰古气候研究项目。1992年转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研究员,在环境磁学创始人F.Oldfield教授和Dr. Jan Bloemendal指导下,从事中国黄土磁学性质和定量古气候重建的研究,完成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委员会(SERC)研究项目。1996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地理系,1997获“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员(Australian Research Fellow)”奖,2002年任高级研究员至2006年,兼澳大利亚国家基金委(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专家组评委,主持澳大利亚国家基金委和教育部多个项目。2006年至2011年为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至今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

毛学刚博士,2013年11月获得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磁学,导师Ramon Egli。博士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自然环境状态下趋磁细菌的趋磁性、化学趋向性及在古地磁方面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磁菌与地磁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初步结果和理论基础,部分最新成果发表于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