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前沿学术报告-2015-2期

2015/01/15

应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教授邀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海岸与海岛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鹿化煜教授于1月16日至17日访问兰州大学,并作学术报告。

报告人:鹿化煜教授

报告题目:大陆碰撞、山地生长与气候演化

——解读2014年Crafoord奖获得者Peter Molnar教授

报告时间: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下午17:00-18:00

报告地点:祁连堂(新文科楼)502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鹿化煜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海岸与海岛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地理学会理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编委委员、《Geography Journal》编委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北方晚新生代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沙漠地区进行过60多次的考察和采样。发现了早、中更新世冰期中东亚冬季风气候快速变化的现象;通过建立风尘堆积独立的时间标尺,揭示了东亚气候变化新的轨道周期;提出了晚新生代全球变冷驱动亚洲中部阶段性变干的新证据。通过对中国北方沙地沙丘沉积记录的研究,发现晚第四纪沙地的气候变化对太阳辐射驱动有3000年的滞后,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被正面科学引用4000余次(包括被SCI引用2200余次),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重视。迄今,鹿化煜已经培养出研究生33名,正在培养研究生12名。鹿化煜曾获“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20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金锤奖(2005年)、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年科技奖(2005年)、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入选首批国家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奖励和资助。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