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应我校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潘保田教授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William E. Dietrich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25-29日,Dietrich教授带领我校部分师生,对祁连山东段马营河、西营河的流域地貌进行了考察研究。在野外,Dietrich院士对其关心的地表过程和地貌现象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5月30日Dietrich院士又分别在学生活动中心和祁连堂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两场题为“In search of a habitable environment on Mars: the Curiosity Rover in Gale Crater”和“The soil is not enough: going inside hillslopes to understand moisture return to the atmosphere, and controls on tree distribution, stream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 evolution”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分别由潘保田教授和孟兴民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Dietrich院士首先向我校师生介绍了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计划研究。在简短介绍了计划主旨及“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后,Dietrich院士抛出了一个各界关注的问题: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接着,Dietrich院士从分析遥感影像开始,借助地表形态、沉积物特征(磨圆度、粒径组成、分选性)、钻孔样品元素分析结果,用动力地貌学的原理,逐步阐述了火星表面曾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同时,Dietrich院士结合地球表面冲积扇的研究成果,对火星Gale Crater地区造成洪积扇的水量规模进行了估算。另外,在祁连堂报告厅Dietrich院士就目前国际地学圈对关键带的研究作了重点介绍,从土壤水的形成、运移到流域景观的演化,Dietrich教授将水力地貌学的前沿理论和科学问题一一呈现给在场师生。最后,他用极其风趣幽默的语言鼓励在座学生积极从事地貌学的研究。
Dietrich院士的精彩报告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除了其传授的知识和理论外,他所表达出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思路也深深打动了与会师生。在其访问过程中,与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师生就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以及今后广泛开展合作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有益的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