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应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教授和夏敦胜教授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刘秀铭教授和毛学刚博士在我校祁连堂502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分别作了题目为“二氧化碳浓度驱动了全球变暖?”和“游动的小磁针”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夏敦胜教授主持。
刘秀铭教授的报告以不同纬度的四个气象站为研究对象,介绍二氧化碳与当地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是导致近几十年来全球增温的主要因素”这一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考证,通过对地质时期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的关系调查发现二氧化碳通常响应于全球增温而非驱动。刘秀铭教授还分析了近些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类型,同时指出全球增温的论断仍未得到足够证据支持。针对地质历史时期温度变化与我国古文化繁荣程度对比发现,温度增高时期通常文化相对繁荣,由此推测全球如果增温对于人类社会并非是灾难。
毛学刚博士对湖泊沉积物中的磁细菌的磁性行为作了详细报道。磁细菌在水溶液中具有明显的趋磁性在前人研究中已有报告。毛学刚博士则证明了湖泊沉积物中磁细菌在表层3cm存在明显趋磁性,在3cm以下则会被趋化性掩盖。同时,磁细菌颗粒的磁学信号可通过矫顽力分析等手段分离。磁细菌形成的磁性颗粒粒径极细且分布集中,通常表现为稳定单畴状态(30-100nm),在记录相对古地磁强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报告内容精彩,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