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交流合作

资源环境学院董广辉一行受邀美国访问参会

2015/05/05

受美国华盛顿大学Xinyi Liu博士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广辉教授和董惟妙博士生于近期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访问。访问期间,董广辉教授给华盛顿大学本科生讲授课程一次,并参加了华盛顿大学、剑桥大学和兰州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Workshop,董广辉教授和董惟妙博士生分别做学术报告。华盛顿大学访问之后,董广辉教授一行至旧金山参加美国考古学会第80届年会(SAA),并分别做分会场口头学术报告。上述活动受到华盛顿大学师生和参会专家的较高评价,展示了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考古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扩大了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访问期间董广辉教授一行还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推动了国际学术合作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本次出访的目的。

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访问期间,董广辉教授和董惟妙博士生与剑桥大学Martin Jones教授一同参观了Anthropology学院的实验室,并与各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开展了交流。随后与Anthropology学院的负责人TR Kidder博士和Fiona Marshall教授,以及学院的其他学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Martin Jones教授和董广辉教授给华盛顿大学本科生合作讲解了一次课程,分别介绍了史前食品全球化和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历史的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后董广辉教授、董惟妙博士生、Martin Jones教授和Xinyi Liu博士等参观了古印第安文明最重要的遗址,世界文化遗产Cahokia遗址及其博物馆,当地工作人员讲解了该遗址的发掘历史和相关情况。

随后举行的Workshop讨论中,董广辉教授和董惟妙博士生分别介绍了甘肃省庄浪县植物考古研究和农作物大化石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新疆地区青铜时代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会后董广辉教授还与Martin Jones教授和Xinyi Liu博士讨论了相关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准备工作,为持续在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期刊发表成果做准备。此前三位学者曾合作与陈发虎教授一起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目为“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的重要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论文也是第一篇完全以兰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

在SAA会议参会期间,董广辉教授和董惟妙博士生参加了十多个等分会场的学术活动,并参加了亚洲艺术博物馆组织的亚洲考古学领域学者聚会、剑桥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联合组织的“Food Globalization in Prehistory”领域学者聚会,以及台湾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组织的东亚考古学领域学者聚会,期间与相关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做了深入交流。

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交流工作,拓展了视野,了解到了国际、国内的同行目前所从事的全球各个地区的具体工作,以及现阶段取得的主要进展,尤其是与自己领域、研究区相关的工作进展。通过会议交流,能够很好的帮助更加深入的认识自己的工作,总结现有工作的不足,认识到需要改进的方面。此外尽管会议围绕考古学的问题展开,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学科、方法、理论的应用,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Cahokia遗址的考察参观

董广辉教授在华盛顿大学Workshop做学术报告

董广辉教授在华盛顿大学教室为本科生授课

董惟妙博士生在华盛顿大学Workshop做学术报告

董广辉教授在SAA分会场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