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25-27日,应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广辉副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杨益民副教授来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在祁连堂502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残留物分析的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
残留物分析是科技考古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杨益民副教授是该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他在国内率先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先民对古代生物资源的利用,已成功用于古代肉、奶、血、骨、淀粉、油料和微生物等相关制品生物来源的鉴定,尤其在新疆小河墓地鉴定出开菲尔奶酪,被《Nature》的研究亮点所报道。在报告中杨益民副教授详细介绍了残留物的定义、种类、分析测试方法,及其应用领域。他还详细讲解了新疆地区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残留物分析的成功研究案例,引起了我院师生的强烈兴趣,报告过程中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兰州访问期间,杨益民副教授还和我院环境考古研究团队师生进行了座谈,就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初步确定了近期的合作方向。董广辉副教授与杨益民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学章典教授、李锋博士到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并一起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