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和刘成英副教授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姜兆霞教授于2024年4月8日在祁连堂502报告厅为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赤铁矿:从火星到地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聂军胜教授主持,共有约40人参加。
姜兆霞教授展示和分享了个人和团队十余年来关于赤铁矿的系统研究结果以及对南海、印度洋钻孔等开展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讲座伊始,姜兆霞教授系统介绍了赤铁矿在地球不同地质记录中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指出地球环境下赤铁矿广泛存在,并且其形成过程和共生矿物等信息具有环境指示意义。对比火星环境发现,火星上也广泛存在赤铁矿,其宏观特征与地球上特定环境中形成的赤铁矿有相似性,指出在火星样品尚未返回地球以前,可以通过赤铁矿这个纽带,从地球上赤铁矿的形成机制来预测火星环境的演化过程。报告系统介绍了实验室控制不同条件下研究赤铁矿生长的环境因素,比如,地球磁场对赤铁矿形成有重要作用,在有磁场(地球磁场强度~50 uT)和无磁场环境下,从水铁矿溶液中形成赤铁矿的形状和共生矿物不同。接下来,进一步报告了赤铁矿的识别与定量化方法技术以及赤铁矿所指示的地球和行星古环境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
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就不同地质记录中赤铁矿的定量化、不同条件赤铁矿及其共生产物指示的环境意义等科学问题与姜兆霞教授进行了讨论,现场师生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