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科研进展

首页 > 正文

我校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9/06/26

我校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董广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最新影响因子为13.222)发表了题为“Neolithic millet farmers contributed to the permanent settle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y adopting barley agriculture(新石器粟黍农业人群通过采纳大麦农业生产对人类永久定居青藏高原做出贡献)”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为第一作者,董广辉教授和孔庆鹏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陈发虎院士和博士生刘峰文为该文的共同作者。

2015年,由我校陈发虎院士和董广辉教授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牵头,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提出3600年前农业技术革新促使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观点,耐寒作物大麦和家畜羊的引进和利用是最关键的因素。然而,大麦的传入是由外来人群扩散并携带到高海拔地区,还是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传入,由高原东部边缘河谷地带的部分粟黍农业人群介导并扩散至高海拔地区,学术界尚没有清晰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8277份现代藏族,以及58514份周边人群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遗传变异数据,结合不同海拔地区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和人骨碳同位素值数据,最终鉴定出两个单倍群(A11a1a和M9a1a1c1b1a),其起源迁徙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强化以及向西的传播的年代均有很好的对应。同时,这两种遗传组份在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作物遗存以粟黍为主)出土人骨的DNA中也有发现,进一步显示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于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份。

该研究还显示,这两个单倍群广布于现代藏族不同地理人群中,平均分布频率达20.86%,并且在距今约3300年前达到最高比例(~50%)。这些证据提示在大麦农业人群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时,其很可能以源于黄河流域的粟黍农业人群组分为主体。研究还发现藏族人群与其他东亚人群有着明显的遗传分化,而对该分化贡献最大的恰好是粟黍农业人群遗传组份(M9a1a1c1b1a),表明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输入对现代藏族人群基因库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该项工作不但证实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的源自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份,还表明粟黍农业人群在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经过长期的定居之后,采用了耐寒的大麦农业并进一步向高海拔迁徙,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该研究对深入理解大麦农业向高原扩散的模式,以及高原藏族人群的起源演化历史均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董广辉教授和孔庆鹏研究员为负责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等课题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z080/55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