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科研进展

首页 > 正文

实验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团队在气候环境演化对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早期人群生业模式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4/11/12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地处东亚夏季风(EASM)边缘带,对季风强弱及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极其敏感,生长季较为短暂,草原生态系统脆弱,动植物资源匮乏,因而在传统视角下,大多认为该区域史前人群是以高流动性的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业模式。但近期对裕民文化相关遗址的发掘研究发现,该地区早期人群采用狩猎采集与原始农业相结合、动植物资源利用并重的生业模式,同时还出现了一定社群规模的聚落式定居化现象。因此,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早起人群生业模式的转变如何响应古气候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实验室周爱锋教授团队基于调角海子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TOCTN等指标,结合AMS-14C定年分析,恢复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至中全新世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结合区域内降水等其他记录明晰了气候环境变化对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EASM在夏季太阳辐射的驱动下,控制着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及水文演化。自末次冰消期至中全新世,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逐渐由冷干向暖湿化发展,且从10.5 cal kyr BP开始暖湿化加速,该阶段降水充足,木本植物快速扩张,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结合相关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工具组合变化,共同表明该阶段动植物资源愈发丰富,为该地区早期人群从高流动性的狩猎采集模式走向定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原始农业的萌芽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背景。但7.2-6.4 cal kyr BP期间的气候模式快速转变,出现的极端干旱化气候事件或许是导致该地区早期人群逐渐消失的关键因素。该成果近期以“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last deglaciation in the steppe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early population survival patterns”为题在《The Holocene》上在线发表。

1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气候环境演化对史前人群生业模式的影响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爱锋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马得文为第一作者,我院博士研究生陈林、硕士研究生牛丽丽、李梦静、周适、杨瑞、黄有良为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成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153)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41988101)共同资助。

相关成果:

Ma, D., Chen, L., Niu, L., Li, M., Zhou, S., Yang, R., Huang, Y., & Zhou, A*. (2024).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last deglaciation in the steppe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early population survival patterns. The Holocene,1292000.

https://doi.org/10.1177/095968362412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