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交流合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2/02/20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教授及其团队

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项目(主要完成人:方小敏、李吉均、潘保田、马玉贞、宋春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自2007年以来李吉均院士带领和培养的研究团队第四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两次以我校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为唯一获奖单位。

本次获奖成果是在李吉均院士带领下,主要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过程与环境变化的近二十年系统研究,首次确定了该区晚新生代地层精细年代序列、重大构造变形隆升序列、黄河上游形成演化过程和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揭示了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可能联系,建立了两者之间更加清晰的关系模型,推动了我国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国际更加关注一些新年龄节点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和大江大河演化、并将高原东北部作为现在国际高原研究热点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吉均院士不仅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黄河起源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而且在现代冰川与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黄土沉积与环境演变等研究领域提出许多有重要突破的新观点。他指导的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团队完成的“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与施雅风院士、崔之久教授等完成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研究及其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吉均院士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主持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项目获2005年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姚檀栋),许多弟子已成为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李吉均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是我国地貌第四纪与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兰州大学也成为我国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中心之一。

在李吉均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2009年研究院成立以来,在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和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平台建设:2009年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周期性评估,并获得“优秀”成绩,在全国数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参评的30个实验室中总体排名第二,在地学领域排名第一;西部环境变化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平台,取得较大进展。

科研团队建设:陈发虎教授带领的“西部环境变化”国家创新群体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被评为优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连续资助;自然地理学也成为国家首批学科引智基地,通过了一期评估并获得连续资助。

队伍建设:优秀学术带头人不断涌现。孙东怀教授、潘保田教授、赵艳教授先后于2006年、2009年、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赵艳教授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安成邦教授获得第六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八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勾晓华教授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七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第七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方克艳博士获得首届“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等等。此外,2005年以来先后有13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励计划”;2011年实验室/研究院成功引进2位国家特聘专家(贺缠生、张廷军),2009年和2011年先后引进3位“萃英学者”特聘教授(聂军胜、衣育红、冯松)。

科研成果:除上述四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外,实验室/研究院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孟兴民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孙东怀、陈发虎、潘保田、赵艳、勾晓华等主持国家“973”计划的课题5项,孟兴民、马金珠和丁文广等主持国家支撑计划课题3项,陈发虎、贺缠生和潘保田等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此外,近年来实验室/研究院还持续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008年潘保田教授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赵艳教授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丁文广副教授获得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陈发虎教授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验室/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李吉均院士以及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陈发虎教授的带领下,实验室/研究院本着“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治学理念,正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