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科研进展

首页 > 正文

GRL封面:副特提斯海从中亚退出的过程和晚渐新世帕米尔高原的加速抬升

2019/10/17

中亚干旱区是全球最大、最典型的中纬度内陆干旱区,该地区大量裸露地表的碎屑物质被西风环流和冬季风携带,向北半球持续输送粉尘物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深远影响。然而,距今约130-34 Ma(Ma-百万年),中亚西部大部分地区被横亘欧亚大陆的副特提斯海占据,亚洲内陆喜暖湿的大型奇蹄目哺乳动物极为繁盛,与晚新生代喜冷干环境的小型啮齿目-兔形目哺乳动物群面貌显著不同。中亚环境这段“古海荒漠”的环境巨变,以独有的趣味性和深远的科学价值,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科学家,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研究进展。但对副特提斯海在中亚进退消亡的过程、帕米尔-天山构造隆升的时代和幅度、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海水退缩、山体抬升、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具体联系,尚存巨大的认识分歧。关键位置新生界地层可靠的年代约束,是合理认识上述系列科学问题的关键。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生代环境研究团队王鑫副教授、李再军、王飞博士等,在陈发虎院士、孙东怀教授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美国、塔吉克斯坦多家研究机构,围绕塔吉克盆地早新生界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碎屑锆石&独居石U-Pb年代学和碎屑磷灰石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建立了塔吉克盆地~41-23 Ma之间首个高精度的、具有确切年代约束的古地磁年代框架。发现:1)副特提斯海在~41 Ma从塔吉克盆地退出,在~40 Ma向东侵入塔里木盆地最西缘,在~37.4 Ma从塔吉克盆地最终退出;2)近源风成砂、砂黄土状沉积物在~31-25 Ma大规模发育,揭示了塔吉克盆地渐新世整体干旱的气候背景,与全球降温和南极冰盖的发育密切相关;3)前陆盆地沉积相&沉积速率变化、物源变化和低温热年代学证据一致表明,帕米尔高原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约25 Ma)发生了快速的隆升,可能开始对西风环流产生机械分流,进而对晚渐新世以来中国西北内陆的干旱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该研究成果以“Parathethys last gasp in central Asia and late Oligocene accelerated uplift of the Pamirs”为题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215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602)、教育部外专局学科引智创新计划(BP20180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lzyjbky-2019-99)联合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19GL084838

塔吉克盆地其他相关论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bre.12381(Chapman et al., 2019, Basin Research)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46/5/10.1360/N072015-00294?slug=fulltext(王鑫等, 2016,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1X15003325(Carrapa et al., 2015, EP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