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科研进展

首页 > 正文

植物考古研究助力揭秘吐谷浑王族后裔的生活场景

2022/08/23

  吐谷浑(313-663AD),亦称吐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在唐龙朔三年(663AD)吐蕃攻陷吐谷浑后,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及妻子逃至凉州(今武威),公元673年唐朝将他们安置在灵州(今吴忠)。因此,了解吐谷浑王国及其具有的文化特征对认识西北地区历史时期少数民族的演化发展和文化习俗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吐谷浑归顺唐朝后他们的生计方式和精神追求仍不清楚,虽然历史文献有记载唐代河西走廊先民的生计方式,但目前仍缺乏实物证据的支撑。

  2019年9月至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一个山顶上(图1)的岔山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墓主人为最后一任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唐代第一位和亲公主)的第三子。墓葬中出土有纺织品、漆木器等各类随葬品共800余件,其中木质胡床、六曲屏风、以铁甲胄为主的成套武备、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等,皆为国内同时期同类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该遗址于2022年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岔山村遗址发掘时在墓室的西北角发现了九个被木棍串起来丝绸袋(五谷囊),其中含混合均匀且未炭化的植物遗存(图1、图2),为探究唐代早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后裔的生计方式和唐代地缘政治对吐谷浑后代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者合作,以墓葬出土的植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的植物考古研究,包括种属鉴定、粒径测量、碳氮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等。

  研究共鉴定出253647粒农作物和12071粒杂草,农作物包括粟、黍、小麦、荞麦、大麻、豆类、皮大麦、裸大麦(青稞)、甜瓜、亚麻(图3);杂草包括金色狗尾草、稗子、菊科、狗尾草、葎草、王不留行、茜草、藜科、苍耳、披碱草属(图4)。其中粟和黍分别占植物遗存总数的61.99%和30.83%,说明粟和黍是吐谷浑王族成员后裔主要的食物来源,而皮大麦、荞麦、小麦、亚麻、甜瓜等则是辅助食物,这与同时期河西走廊和中原大部分遗址的出土作物鉴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农作物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结果聚成明显的三大类,结合历史文献记录,推测粟黍可能种植在不同区域,皮大麦、荞麦、大麻可能种植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貌位置。粟、黍、皮大麦、大麻、青稞和小麦等的作物比例以及墓葬所处的地理位置显示唐朝地缘政治、吐谷浑的精神追求和自然地理环境可能是影响岔山村植物遗存数量和比例的主要因素。这项工作为研究唐代早期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和吐谷浑后裔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证,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的谷物葬俗提供了重要借鉴,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述研究近期分别以“The lifestyle of Tuyuhun royal descendants: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buried plants in the Chashancun cemetery, northwest China”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杂志(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芦永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兵兵、大英博物馆刘睿良为共同一作,陈国科研究员和董广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以“Evaluating Water Fertilizer Coupling on the Variations in Millet Chaff Size during the Late Seventh Century in Northwest China: Morphological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Evidence from the Chashancun Cemetery”为题发表在“Sustainability”杂志(刘兵兵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芦永秀和陈国科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叶沁涵是上述文章的共同作者。相关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项目(2019QZKK06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606402)、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出土资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AKG007)和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72891

                      https://doi.org/10.3390/su14063581

岔山村区域图--0710-01

图1 岔山村遗址位置(A)及墓葬出土的植物遗存(B-E)

未标题-1_画板 1

图2 岔山村遗址墓室侧视图(由东向西)

粮食作物_画板 1

图3 岔山村遗址出土的农作物图片

(A)粟的腹面及背面;(B)黍的腹面及背面;(C)小麦的腹面及背面;(D)荞麦;(E)大麻;(F)豆类正面及侧面;(G)皮大麦;(H)裸大麦(青稞);(I)甜瓜;(J)亚麻。标尺=2mm。

杂草啊啊_画板 1

图4 岔山村遗址出土的杂草图片

(a)金色狗尾草;(b)稗子;(c)菊科;(d)狗尾草;(e)葎草;(f)王不留行;(g)茜草;(h)藜科;(i)苍耳;(j)披碱草属。标尺=1mm。